日本首相高市7日在國會答覆議員質詢時,提出「台灣有事」有可能構成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兩國關係降到冰點,緊張關係甚至蔓延到運動領域。有日本媒體嘲諷,即使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擴增到48隊,亞洲區也獲得8.5個參賽名額,中國還是踢不進去。
韓國《朝鮮日報》報道,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由上屆的32支參賽隊伍擴增為48隊,亞洲區獲得8.5個參賽名額,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個晉級決賽的球隊,韓國之後也連續第11次晉級世界盃決賽圈。
但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這次依舊杠龜。今年6月5日中國在亞洲區會外賽第三輪以0比1敗給印尼後,連續6屆無緣世足賽。
日本運動網路媒體《世界》(The World)發表評論暗諷:「2010年,中國出現許多前往歐洲踢球的球星。但近年來,中國超級足球聯賽(中超)多支球隊紛紛破產,球星數量銳減。即便本屆世足賽亞洲區的參賽名額提高至8.5個,中國也無法晉級。」
高市早苗7日提出「台灣有事」有可能構成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與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相衝突,引發中國強烈反彈,擴大對日採取經濟、外交和軍事報復措施,包括禁止進口日本海鮮、建議民眾避免出國旅行和留學,以及限制文化交流。
對此,高市早苗並未收回強硬立場,而是表示「如果不能去中國,我們可以去韓國」。作為回應,北京當局援引《聯合國》憲章,宣稱中國有權對二戰侵略國可以直接發動軍事攻擊,而且不需要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中國軍方也公布軍事訓練影片。

中國男足(紅衣)6月5日在2026世界盃足球賽亞洲區會外賽第三輪輸給印尼(白衣),確定無緣會內賽。(路透檔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