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11月12日,在河南省舞鋼市房管局的辦事窗口,52歲的張亞太再次確認了網簽在他名下的34套商品房,被撤銷登記後,又被變更至他人名下的事實。令他驚訝的是,漏洞百出的假公證書,竟然數次通過房管局的三級審核。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2022年6月至事發,河南宏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蘇德民,通過偽造公證書、委託書、PS照片等手段,分多次將網簽在張亞太名下的34套房產,撤銷登記,並全部重新網簽至他人名下。截至目前,已有26套被他人辦理了房產證。
11月12日,舞鋼市房管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他們無能力核實公證書的真假,也無法辨認「張亞太」的簽名,是否為本人所簽。建議張亞太報警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這是我做過最蠢的事兒。」蘇德民承認作假的事實,並解釋他這樣做,是出於善意的考慮,「把撤銷登記的房產抵押給了施工隊,解決樓盤爛尾的問題。」
11月14日,張亞太的代理律師稱,目前已在準備材料,計劃向警方報案,後續也將追究舞鋼市房管局審查資料不嚴的法律責任。

▲2023年,蘇德民向舞鋼市房管局提交的假公證書、假委託書
兩份同一文號的假公證書
舞鋼市鋼城路中段的鋼城花園二期,有37套房產曾網簽在張亞太的名下,面積共計4000餘平方米。公開資料顯示,該小區由河南宏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蘇德民。
張亞太稱,2014年,蘇德民以小區建設已近尾聲,需要資金周轉為由向他借款1100萬元,承諾6個月後歸還。當時蘇將該小區37套房產網簽至他的名下,作為擔保。
「半年、一年、兩年、三年,至今11年都過去了,錢還沒有還。」張亞太稱,今年10月份,他到舞鋼計劃將37套房產出售變現,意外發現他的名下只剩下了3套房。
通過舞鋼市房管局的辦事窗口,張亞太得知,開發商蘇德民提交了公證書、委託書等材料,已將另外34套房產全部撤銷了網簽。
張亞太提供的一份落款時間為2023年10月24日,有舞鋼市公證處蓋章的公證書顯示:張亞太於2022年6月16日來到我處,在公證員面前,在上述《委託書》上簽字、按手印,並表示知悉委託的法律意義和法律後果。
《委託書》顯示,委託人張亞太,因在外地,不(原文錯為「還」)便前往舞鋼市有關部門辦理轉讓房屋所需手續,特委託蘇德民為代理人,到相關部門辦理合同註銷、轉移登記等業務。
「2023年10月公證我2022年在委託書上籤了字,但是委託書的落款時間又是2023年10月。」張亞太認為,公證材料本身就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
張亞太稱,他常年在鄭州生活,2014年借給蘇德民錢後,再也沒有到過舞鋼,更沒有委託公證或在委託書上簽字。
11月12日,新京報記者隨張亞太到舞鋼市行政服務中心的房管局辦事窗口查詢發現,開發商蘇德民偽造的公證書,並非只有一份。
窗口工作人員稱,2022年6月,蘇德民就開始使用公證書、委託書註銷張亞太名下的網簽商品房,但委託書約定的時限至2023年9月份,時限到期後,蘇德民又提交了落款時間為2023年10月的公證書、委託書,相繼撤銷了張亞太名下34套網簽房。
新京報記者對比兩份公證書發現,兩份公證書開具的時間分別是2022年6月16日、2023年10月24日,但使用的公證文號均為(2022)豫平舞證內民字第325號。先後公證的兩份《委託書》上,「張亞太」的簽名也不一致。

▲兩份《委託書》上,「張亞太」的簽名
舞鋼市公證處與房管局的辦事窗口,僅一路之隔。
11月12日,新京報記者帶著拿到的兩份公證書,向舞鋼市公證處求證。工作人員稱,通過公證書的文號查詢可以確定,系統內該文號的公證書,委託人與公證事項,與記者提供的公證書均不一致。
舞鋼市公證處的主任趙衛民稱,偽造公證書的人,沒有一點基本常識。按照相關要求,公證需要「一事一證」,公證處不可能在2022年、2023年出具兩份文號一樣的公證書。此外,撤銷房產備案合同的公證書,他們會寫明網簽合同的備案編號,而不是寫著房間號。

▲鋼城園二期,只有兩棟高層建築。開發商蘇德民為借款,曾將37套房網簽在張亞太的名下作為擔保
三級審核均未發現問題
漏洞百出的公證書,為何能順利通過審核?
11月12日,舞鋼市房管局辦事窗口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無法辨別公證書的真假,也不能確定委託書中的簽名,是不是張亞太本人所寫。
該負責人稱,在撤銷網簽合同時,開發商提供的材料共計有11項,其中還包括張亞太的戶口本照片、退還首付款的退款協議等證明,資料齊全。
不過,新京報記者查看相關資料發現,「張亞太」的簽名在退款協議中的字體與所公證的委託書中的字體也並不一致。
張亞太稱,他從未收到過開發商的任何退款。而他的戶口本、個人照片、身份證照片等信息,也是蘇德民在2022年通過欺騙的方式獲取的。
房管局辦事窗口的工作人員稱,蘇德民撤銷張亞太名下的網簽房,並非通過委託書一次性全部撤銷,而是分批次撤銷。其中未在公證書中委託撤銷的「711號房」,是蘇德民通過地產公司的系統上傳了他與張亞太本人的合影照片,說明了張亞太本人同意撤銷網簽合同。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合影照片中張亞太的姿態與穿著,與他2022年發給蘇德民的單人照一致。「這肯定是PS的照片。你看我倆並排靠窗站著,一個人臉上有光,一個人臉是黑的,沒一點光線。」張亞太稱。

▲兩張照片中的張亞太。左側合影為PS的圖片
假的公證書、偽造的簽字、PS的照片,為何能數次通過審核?張亞太提出質疑。
舞鋼市行政服務中心房管局業務辦理窗口的負責人稱,撤銷網簽備案,房管局實行的是三級審核制度,「除了窗口人員受理業務外,還有另外兩人審核材料。不過我們只進行形式審查,材料的真假無法核實。」
公開資料可見,國內多地曾發生利用偽造的公證書,撤銷房產網簽或變更不動產權屬的案例。
2020年,河南省房地產業協會交易與權屬登記專業委員會發布《關於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信息註銷(修改)條件及辦理流程的指導意見》,把商品房買賣合同備案信息註銷(修改)的流程應設置為:受理-審核-歸檔,受理、審核人員應分設。審核人員審核買賣雙方提交的相關資料內容。
11月14日,鄭州某區不動產交易中心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提交公證書撤銷商品房網簽的,他們會通過電話或發函的方式向公證處求證其真實性,「一直都是這樣操作的。」

▲張亞太現持有的鋼城花園二期37套房產的網簽合同原件。其中34套房產的合同,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撤銷
開發商:作假是出於「善意」的目的
11月12日,新京報記者分別從舞鋼市房管局、不動產登記中心確認,截至目前,張亞太名下的被撤銷網簽的34套房產,已全部網簽至他人名下,其中26套已辦理了房產證。
記者在鋼城花園二期走訪期間,多位涉事房產的業主表示,他們是在2022年購買了房屋,目前已經辦到了房產證,並不知道房子曾網簽在別人的名下。另有業主稱,他所居住的房屋是蘇德民抵賬給施工隊的,150多平方米的房屋,當時全款購買50餘萬元,如今已居住3年,「這個月就能辦下來房產證。」
張亞太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10月份,他曾委託朋友到鋼城花園,準備售賣網簽在自己名下的房產變現,當時蘇德民陪同朋友看房,對已經撤銷登記的事情,隻字未提。「怎麼好幾個房間都住了呢?」對於朋友提出的問題,蘇德民的解釋是,只是讓人暫住,不影響售賣。
「從始至終,一直都在騙。」張亞太稱,2014年,蘇德民借款時說的是,差1100萬元,就可以讓小區達成交房條件,實際上直到2022年,鋼城花園二期才完成交房。
裁判文書網公開的判決信息顯示,張亞太在向蘇德民出借1100萬元後,蘇德民還同樣以「房屋網簽」作為抵押的方式向多人借款。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顯示,蘇德民在2021年至2022年間,已先後4次被舞鋼市法院列為失信執行人。履行狀態為全部未履行。
11月12日,蘇德民接受了新京報記者採訪,他承認使用假公證書等資料,撤銷張亞太網簽合同的事實,但他表示那是出於「善意」的考慮。
蘇德民稱,由於鋼城花園二期長期爛尾,他為了付款給施工方,才將張亞太的網簽備案撤銷,抵給施工隊。「如果小區交不了房,張亞太的利益是不是也得不到保障?」
但張亞太表示,由於蘇德民未如期歸還當年1100萬元的借款,導致他的生意和家庭都受到很大的影響。目前,他已全權委託律師處理此事。
11月14日,張亞太委託的律師雷文俊稱,蘇德民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公文印章罪、詐騙罪等,目前已在準備報案材料。針對舞鋼市房產管理局對撤銷商品房網簽合同的資料審核不嚴,導致張亞太遭受巨大損失的問題,目前已向房管局寄送律師函,下一步考慮起訴房管局,要求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