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想生活在「楚門的世界」,大學生進行直播該有必要的邊界。

宿舍4個人,卻有5萬「隱形室友」……近期,社交媒體上關於「室友直播」的吐槽層出不窮。一些大學生主播不分晝夜、不控制音量,將宿舍當作直播間,把室友當成背景板,嚴重干擾他人正常休息,也讓室友關係日趨緊張。
年輕人做直播,原本無可厚非。如今的大學生基本都是互聯網「原住民」,他們熟悉網路、擅用網路,課餘時間做直播也是對網路世界的嘗試和探索。
但是,任何事情都應有規則,直播也不能沒有邊界。學生宿舍不是純粹的私人空間,也不是完全的公共空間,而是帶有一定公共性的私人空間。公共性是對宿舍內的室友而言的,一間宿舍由多人共享,也由大家一起維護,室友之間應互相尊重、和諧共處。隱私性則是對宿舍之外的人而言的,外人不經同意,不得隨意闖入、窺探。
這在線下的人際交往中本是常識,但直播打破了某些界限。有人在宿舍旁若無人地唱歌、跳舞、連麥打遊戲,有人從午休時間一直播到深夜,嚴重影響室友休息。於是,宿舍矛盾激增,網上抱怨的聲音越來越多:「室友在宿舍直播已經影響到我日常生活了!」
「這個真的得治理了,一到晚上刷的全是在宿舍直播的。」
此外,在空間有限的宿舍直播,很難保證鏡頭不會掃到室友。宿舍是學生生活、休息的地方,尤其需要隱私。在外面辛苦學習了一天,回到宿舍,誰都想放鬆一下,換上睡衣、打個呵欠、躺到床上都是常規動作。想像一下,這時有陌生人通過室友的直播鏡頭,就能看見你的一舉一動,這難道不令人惱火和驚懼嗎?
更有甚者,一些MCN機構為滿足某些網友的窺探欲,刻意搭建大學寢室環境的直播房,讓主播打造「大學生人設」。有的大學生主播為了流量,有意將室友的私密生活作為直播間素材,讓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觀看、議論。在流量的裹挾之下,宿舍直播的亂象愈演愈烈。
誰都不想生活在「楚門的世界」,大學生進行直播該有必要的邊界。《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關於加強網路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都明確規定,網路主播開展網路直播活動,不得擾亂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而休息權、隱私權、安寧權都是個人合法權益,不該為了某些人對流量的追逐而被隨意犧牲。
從宿舍內部來說,任何人想要進行直播活動,都應事先徵得其他成員的同意,並在不影響他人正常生活的前提下進行。從學校管理來說,應該對宿舍直播的擾民現象引起重視了。大學生不是不能直播,但影響同學休息和學習,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就不能縱容。
為此,學校可以通過開展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直播。同時,面對日益興起的校園直播,還需與時俱進地進行管理,及時在校規校紀、宿舍管理條例等規範中,明確對直播的要求,讓校園直播不再野蠻生長。
從直播平台來說,也應減少對「宿舍直播」「女大學生直播」之類內容的推薦和流量傾斜,別讓「一夜爆紅」的美夢,耽誤了他們本該努力學習這件耽誤不得的事。
干擾室友、侵犯隱私的宿舍直播該管管了,還大學生們一方安靜的休息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