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批学生感叹 大学比高中还辛苦
早操晨读、上晚自习、刷题提分、开家长会……中国就业形势严峻,以“读研(研究生)”为目标的大学生愈来愈多,大学“高中化”趋势加剧,不仅严重阻碍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更使其难以锤炼出独立健全的人格特质。香港“星岛日报”6日报道,刚刚经历高考(大学入学考试)大战的中国学生们,还没来得及松口气,熟悉的味道就又回来了。为了保送研究所,继续被困在成绩和排名里,原本属于中学的管理模式也纷纷登场。大批学生感慨,大一怎么好像“高四”,感觉比高中还辛苦!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85191137318-2\");});报道指出,贵州铜仁学院1名大二学生,上月在校内跳湖轻生。中国媒体披露,其遗书多次提及早晚自习带来压力:“我们那个院都得上晚自习,考了计算机证才不用上……大一下也是迅速考了证,以为终于不用上晚自习,结果得上满1学年才行……大二的课又多又难,几乎全是专业课……”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大学生大吐苦水:刚进大学时怀抱独立、探索的梦想,以为终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可还是“考考考”模式;大家选课都是功利性的,以绩点为目标,而非兴趣,没办法,绩点关乎奖学金、保研一连串事情;宿舍室友的关系都不太亲密,因为视彼此为保研竞争对手。为了防止学生疏于学业,不少大专院校的管理手段也持续升级,要求统一上早晚自习、上课签到,有的甚至课堂禁用电子产品,还建立家长“微信”群,让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报道对此评论,大学与高中教育的本质差异,在于其教育目标从单一的知识传授维度,拓展至包括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批判性思维等在内的多元维度。然而,大学生活中那些本该有的自由、热情、探索正在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竞争与被掌控的窒息感。这种环境不仅严重阻碍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更使其难以锤炼出独立健全的人格特质。...